查看: 865|回复: 4

[教学] 每日一讲(6)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02 天

[LV.9]以坛为家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5-19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八卦掌付 于 2015-5-19 21:07 编辑

前面我讲述了词的基本特点,这一次重点说说词的基本属性。
我们知道,诗言志,是这个世界硕果仅存的美好文体之一了。那么,词是什么属性?
现代,我觉得对于词的定义能否是——便于抒发情感,便于传唱,便于纯净心灵,便于引发广泛共鸣。
关于古词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看看——
李璟作品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赏析】
开头两句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名。“翠叶”,指荷叶。这两句写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使人发愁。两句中已含有无穷悲秋之感。接下来写人物触景伤情:“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韶光”的憔悴,既是美好的时节景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下半阕交代“愁”的原因并具体描写思妇念远之情。“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鸡塞,泛指边塞戍远之地。思妇醒来时,正值细雨迷濛、寒意袭人,梦中鸡塞似近在咫尺,而醒后回味却远在天涯。惟有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然而风雨楼高,吹笙非但不能减轻相思愁闷,反而更添怀念之情,她依然泪流不禁。“多少泪珠何限恨”,“何限”,即无限。词人写到怨恨的无穷无尽,却不再作情语,而是以“倚阑干”三字做结,含蓄不尽。一个有无穷幽怨含泪倚栏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秋雨绵绵、梦境缈远、玉笙呜咽,构成悲凉凄清的意境,使全词惆怅伤感的气氛愈发浓烈。
这首极富感染力的词作,历来为评家所推重。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最推崇“菡萏”一联,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之所以如此评价,是读出了这首词中的寄托之意。作者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国君,史称“南唐中主”。他是著名词人李煜的父亲。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也极易引起后世读者的感触。


关于现代词的属性,我引用自己对几首词的赏析说明——浣溪沙(作者  一朵禅)


料定今生与梦行,梦中痴语或无情。装狂自释曼陀经。

几处花深关我事?风来一地碎盈盈,使它还作月鸣声。


           下面是我的赏析——

今生料定,梦深无情,花语解惑,风送禅吟。作者深获填词要诀,款款心语,细腻灵动。一种女子的知性之美,自骨子里渗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抒情,皆感悟也。
开篇与梦行,即定下来通篇基调,如梦似幻,待作者自己一一解码。明明知道与梦行,明明知道梦中痴语或许无情,很飘渺,偏偏内心却要去追寻,自己感知是美好的,因此表明装狂自释,那么,追寻的是什么呢?曼陀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藏传佛教里有关微观宇宙的模型就叫“曼陀罗”。
曼陀罗是一种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很神秘的植物,产自古代的西域,花开艳丽;而在佛经中,曼陀罗花就是“适意”的意思。我理解,曼陀经,可以解释为现代语言就是,我在 故我乐,凡事开心就好,放下意味着轻松率性。
下阕很自然写出了作者对于往事的反思,几处花深关我事?原来,风来一地碎盈盈,一切生活,无关风月,自在自己内心体验与愉悦,既然如此,倒不如,使它还作月鸣声。通篇洋溢着禅意,隐约又透着老庄的无为无不为色彩,扑朔迷离,光影璀璨,不失为一篇好作。其中,梦、花、风、月等意象清新脱俗,出类拔萃,堪称一绝。
~~~~~~~~~~~~
【渔歌子●武功】(美国\王大沐)
踢腿高低视弱强,
挥拳进退见攻防。
犹虎扑,似龙翔,
中华国术永流芳。

下面是我的赏析:
    王大沐老师的这首渔歌子,读后令我非常感动,因为我长期研习武当武术,对于武术情有独钟,觉整首符合武术精神,绘声绘色,将武术攻防技巧展现淋漓尽致。所谓中华国术,原本是古代战场搏击之术,冷兵器时代精华,随着科技进步,武之术已经退而成为国民健身之法门。尽管中华武术千变万化,说到底无非手脚运用,闪转腾儸;第一句踢腿高低视弱强,表现武术腿法运用,是南拳北腿的腿。第二句,挥拳进退见攻防,生动描述手法运用,以及身法的配合。三四句形象描写武者如蛟龙,似猛虎的气势,所谓站似一棵松,动如一阵风,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感觉非常独到精辟,谢谢大沐老师对中华武术的理解和褒奖。
    作为一名旅美华人,心系华夏,不忘根本,对于古典诗词以及中华国术尤其怀念,不像某些人,出得国门,忘记了自己的黄皮肤,这一点值得学习!
    观看这首渔歌子,也确实有一处平仄值得商榷,那就是挥拳进退见攻防,此处:进,按《钦定词谱》应该平,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我觉得现代人写诗词几乎全都是优势。信息发达,检索方便,各种研究的成书多,工具书齐全,题材更广泛,只要想学,没有学不好的。有人说什么现代**意境缺失的,审美缺失的,这都是把主观因素当作客观因素了。古人有的所有情感我们都可以有,无论是家国天下还是软语轻哝。现代人的美学研究只会在古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且还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容量更大,可选的更多。词的地位在古代文学中是至高无上的,古代士大夫阶层没有不能作词的,这个基础太强大。而由此而来,词人之间的交流唱和也多。现代则诗词在文化阶层中早已没有了这样尊崇的地位。现代文学出现了各种细分的专业作者,写小说,散文,杂文的,都可以不写,不读,不懂诗词——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假如知识分子是一个阶层,那么古代知识分子全都是诗人,而现代知识分子要分成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杂文家等等,词人里面又要分现代词人和旧体词人,所以当代创作旧体诗词的作者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确无法跟古人相比,一来我们是以一个时代跟整个古代文学史比较,二来也主要是因为文人分流,诗人的圈子小了,交流和创作的基数都小了很多。不过,我还是看好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可以弥补文人分流的劣势。网络发达之前和网络发达之后的词坛就明显是两个气象。什么是我们寂寞的内心需要的?美好的东西,什么是美好的东西,词!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50 收起 理由
三笑 + 50 好文章!泡杯咖啡继续读!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5-20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收藏了,谢谢分享。

签到天数: 602 天

[LV.9]以坛为家II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小龄童 发表于 2015-5-20 06:06
学习了,收藏了,谢谢分享。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鲜花(171) 鸡蛋(0)
发表于 2015-5-2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东西,什么是美好的东西,词!
结句扣题,支持观点!欣赏斑斑才华,学习了~~问好!

点评

一家之言,见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0 16:30

签到天数: 602 天

[LV.9]以坛为家II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笑 发表于 2015-5-20 15:45
美好的东西,什么是美好的东西,词!
结句扣题,支持观点!欣赏斑斑才华,学习了~~问好!

一家之言,见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6-4 13:57 , Processed in 0.035045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