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1|回复: 0

无尘与拂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2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6-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逸轩 于 2015-6-9 19:04 编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诗是南北朝时第五祖弘忍大师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这首诗文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身要立得正,心要宽达明理,还应时时透视与检查自己,不要沾上不应有的不良习俗。此首诗写在寺院的一面墙上,寺院的弘忍大师的弟子与僧人看后都大加赞许,认为此诗写得不错,出家人就应该这样,净心底,明善恶,勤修行,守空门,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但神秀的师傅弘忍大师观此诗后却不以为然,没有给予一句评价。

 

寺院的僧人在热烈谈论这首诗的时候,被寺院厨房的一名火头僧听到了,一字不识的一天到晚与锅碗打交道的他竟对此诗也来了个不以为然,认为此诗禅意浅薄,悟性不深,不足以称许。感叹之余,他也作诗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把这首诗叫人抄写在神秀写的诗下面,以表达自己对禅理的不同理会与诠释。一个处在寺院底层的整天奔忙于厨房杂务的文盲僧人竟然口出诗文,竟然敢直接叫阵于弘忍大师的大弟子神秀,真叫人难以置信。此人有如此之能力,写这首诗的人就是被后人称作大师的慧能禅师。

 

慧能的这道诗,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用现在的话说,世上菩提没有,明镜没有,尘垢没有,一切皆空,连世上也没有是空的,何来扫尘之说。说这些话一眼就可看出是针对神秀所写的诗文内容的。弘忍大师看后,嘴上也不评论,心中对此诗却欣赏无比。

 

单从两人的诗文来看,都希望能写出佛学的真谛佛家的诚愿。旁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看热闹的人来说,神秀的诗好,慧能的诗也好,“赋、比、兴”技于诗,“意、景、思”韵于诗,话明理透,各有千秋。世人看来,神秀的诗句更接近生活一些,而慧能的诗句更象天空行云,上不沾天下不落地。但弘忍大师却没有这么看,在他的眼中心中看来,这两首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世俗一个涅槃,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优劣显著,不是在一个档次上。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可以完了,说诗就说诗,比诗就比诗,两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感应的心境也不同,当然写出来的诗的内容和意境也有不同。把这两首诗放在不同的话语环境里,都可以说得过去,都有不同的人群加以欣赏。但故事的发展却给这么好的诗文带来了一层层迷雾。

 

故事后来说,弘忍大师看了慧能的诗后,心中极喜,嘴上却说出: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一幅不喜欢的样子,并亲自擦掉了这首诗,来个也不大认可的态度。但接下来的举动却十分的诡秘,他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样的情节大家可能熟悉吧,《西游记》中孙悟空当学徒时为显能张牙舞爪后不是也被他师傅责怪后在其头上拍了三下吗。这个故事也延着这样的套路,说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精典,并传了衣钵给他。弘忍大师真是慧眼识珠啊!就因这样的一首诗,就辨识了一个人,就抛弃了跟随自己多年的500多虔诚弟子,就在一个晚上讲解完了大乘佛教经典《金刚经》,就认定了一个资历浅地位低的文盲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故事结尾,说慧能是顿悟,那弘忍大师也算是顿悟吧,看了开始就马上有了结果,慧能的顿悟还可以说有时间的积累,而弘忍大师的顿悟就来得有些突然。这种顿悟使故事情节完全没有根基与来由,一幅天马行空的模样,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故事到这里应该完了,但讲故事的人却雅兴不减,继续来了个且听下回分解。说是弘忍大师传衣钵给慧能时,就感到寺院危机袭来,预感到神秀要伤害慧能,就叫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这个故事结尾看似圆满,神秀和慧能都成了大师,且各有成就,一个创立南宗,一个创立北宗。不知这两位大师还记得他们斗志时所写的诗乎?一个要修行要净身的人,却为了禅宗接班人愿望的落空毅然操起了追杀慧能的刀,说是扫尘却有落尘;一个看空一切想空一切的人,却为了禅宗衣钵不落入外人而远逃他乡,说是无尘却出现有尘。真是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写得空灵,行得现实,说得堂皇,做要实惠。世上人说的话往往是对外的,是应时景的,你可以高谈,你可以低吟,但现实却另外一种形态。现实的**和现实的生活不可能给你一个净心修身的环境,也不可能给你一个空无一切的**条件的。对此,神秀大师和慧能大师与**现实,我们应该相信偏依哪一个?

 

世面上很多话只能听听或只能独自选个角度默默品赏,不能依葫芦画瓢来个照章办事。**是现实的,生活是无情的,但同时**与生活也是有情调的。放空心欲,打理生活,顺应环境,这三个方面似乎兼顾了两位大师上述诗意和生活中所存在的现实之感。

 

菩提映阳绿,心韵对镜开;待物善予意,知适会尘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5 02:46 , Processed in 0.050637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