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9|回复: 0

[闲情余味] 人有三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2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3-9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逸轩 于 2016-3-9 01:18 编辑

 每个人的生命,都面对着三个世界——面向自我的内在世界,面向他人的**世界,面向万物的自然世界。每个人都需要考虑如何在这三个维度的世界中,安顿好自己的生命存在。

 

   面对自己当下的存在状态,以及每一个即将成为当下的存在状态的一种基本态度,是基于对自己的信念。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需要有坚定、执着的的信念,也就是人对于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这是一个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不可预知的世界时,需要建立的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的基点。信念的“念”,就是把今天放在自己的心里,“存在即是当下”,相信人生的每一天,相信因为自己积极的心理、心灵状态而会生长出积极、美好的东西,相信“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希望、有未来。正如普希金的歌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是的,生活也许会欺骗我们,但是,我们自己,首先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对于我而言,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存在,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并不漫长的一生,是因为有了“我”而发光的,所以,我们把每一天,都珍重地安放于自己的心头。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是**的存在物,即使罗宾逊流落到孤岛上,还是需要有一个星期五作伴的。对每一个人而言,我们总是在“他人中间”出现和存在,萨特说“他人即是地狱”,其实换一个角度而言,“他人也是我们的天堂”,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怀疑的世界中,那么“他人就是地狱”,反之,“他人也是我们的天堂”。“信”对每一个**中的人都是有“用”的。“信用”所重视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人”,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强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一种看似非常现实的、功利的思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简单地说就是有用,我对他人好,我为他人服务,他人也为我服务;我相信他人,他人也相信我,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处于一种安全的、放心的、舒适的状态。所以,人活在**上,须要守信用,讲信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言犹在耳。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面对一种不可预知的、难以把握的存在,这种“存在”,也许可以称之为神,或者上帝,或者“理念”,或者命运。对于我们自身无法认知、无法预知,甚至无法掌控的东西,我们唯有仰望。这种仰望的姿态,使人一方面站立于大地之上,一方面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仰望浩渺的宇宙。信仰,是崇高的、神圣的、也是无可解释的,信仰即是出于人对于外在于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某种存在的崇敬和敬畏。也是出自于我们的内心需要,“我们相信这冥冥之中的力量在控制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眼见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无论科技怎么发达,无论人变得怎么聪明,这样的东西都是存在的,对于这种超越于我们自身的能力之外的,而且事实上无可避免的存在,我们应该心存敬畏。其实,不是“魔高一丈道高一尺”,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寸”。在这样的仰望之中,我们其实就会在精神上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接近了这种冥冥之中的无限存在,并使自己有限的个体存在,与大千世界无限的整体存在,有了内在的息息相关的呼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6-7 13:12 , Processed in 0.03546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