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竹子为何如此受欢迎呢?竹一方面是高冷的,另一方面是亲切的。微风拂过,竹林簌簌地响着,竹在夜月下疏朗的样子,都有诗人画家咏颂描绘。竹子于风霜之中苍翠的品格,更是引得无数诗人赞颂。中国的文人画家的室内中大多都植有竹子。曾有人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而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几句朴素直白的语言,把那种历史悠久的人文精神植入人心,植入骨髓。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杜牧《题新竹》.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如果说,冬梅傲雪冰霜斗艳,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性格的话,那么春天空谷幽兰,是一种高人雅士们独钓寒江雪过后的情怀;秋菊有一种兼具烈士与高士共有的两种品格。晚秋时分,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低矮的篱笆间,有丛丛的黄菊傲然绽放,不畏秋冬的严霜,耐得住日落前的寂寞,方都显示了高贵的菊花的品格。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菊花》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