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澜天

[文章诵读]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第二章: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盖楼连载20集·更新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25-4-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4-29 09:37
我去发帖
找不到了
分了好几页

天热了,
我是去年冬天送暖的时候回的北京,
这就半年多了,
得回来给房子透透风。
现在的小区更大了,
买了新房子的又搬走了一批,
可清净了。

本打算出去走走,
儿子说让我暂且别外出。
若不是儿子是有什么事情,
我也不会搅合到假期出行,
等假期后再定回北京时间。
我这是离得近,
一个半小时我躺着听几首歌就到了。

新开的这个栏目挺好的,
我回北京后也在这里写点帖子。
我不会自己读
就用转语音读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得省着点用流量
我没买宽带
在用手机的流量上网

期待您的新作
祝您五一节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25-4-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4-29 09:34
我选张鸣这本书读
是因为浅显易懂
其时在有些说法上

他为了出书
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以三国志比三国演义实在

我挺喜欢您读的这部书
故事都是我不知道的,
内容听能抓人的
我就是不看文字来听
特别生动,这当然是您诵读起的作用。
也别累着了,祝您长假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发在心灵的那个
你自己读
不是很有趣么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梅开 发表于 2025-4-29 23:36
天热了,
我是去年冬天送暖的时候回的北京,
这就半年多了,

我就稀罕
你们河北的大小区
宽敞得很
随便走走
也惬意得很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梅开 发表于 2025-4-29 23:44
他为了出书
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前两天我一次录了6集
好歹有了点库存
没读之前
把仅剩的一集发了以后
觉得空落落的呢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25-4-3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4-30 16:22
我就稀罕
你们河北的大小区
宽敞得很

华北油田当年全国排第三,
小区建设的都达标。
属于油田的建设
和河北省没关系
我所在的建设比较早,
后来又建的小区会更好些。
现在正在转到了新项目,
我不在家消息知道的少,
好像要有些起色,
这些年都没人了。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梅开 发表于 2025-4-30 18:17
华北油田当年全国排第三,
小区建设的都达标。
属于油田的建设

没人更安静
很大的地盘
住在里面太舒服了
目视停几百辆小车都有地儿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25-4-3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4-30 21:32
没人更安静
很大的地盘
住在里面太舒服了

真的就像度假村,
卫生等都很好,
设施也很好,
公交车四通八达。
人越来越少,
宽敞的林荫道上走一趟遇不到人

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梅开 发表于 2025-4-30 21:35
真的就像度假村,
卫生等都很好,
设施也很好,

很是羡慕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0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4

                     饺子里头包硬币

                                        作者:张鸣    朗读:澜天

不能死在她讨厌到极点的皇帝前面,这是她晚年最大的心愿。她一生最后的那个金元宝,只不过碰巧预兆了她的结局。人生自古难全,谁也免不了。

过年吃饺子,这是国人尤其是北方人的习俗。这种食物,传说最早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是他赐药的一种形式,但后来怎么变成好吃的食物的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东西有历史了,而且很隆重地放在过年的时候吃。在两年的交界点,更岁交子之际,吃饺子代表交子。同时,这食物长得很像元宝,吃了它寓意着来年发财。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名堂,开店铺的,第一锅饺子大抵是吃不成的非皮开肉绽不可,俗称"挣了"。一锅饺子都挣开了就代表着来年挣大钱。当然,小户人家浪费不起,不求这个彩头,但也可以弄点名堂,这就是往饺子里包钱,一个铜钱就行,下锅后,谁吃到了,谁来年就能发财,有福气。

我小的时候,家搬到了东北,也随俗吃饺子。饺子里一般都会包上几个硬币,最好是五分钱的,实在没有的话,两分的也凑合。钱币洗干净然后稀里糊涂都包进了饺子里肉烂在锅里反正最后都是一家人吃到。我们家,我大概从来就没这个福气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但吃到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运气。下一年,大家还这么干,一直到"文革"才收手。怕人告密,说你家搞封建迷信。

清朝的时候,满人管饺子叫饽饽,煮饺子叫煮饽饽。大年间,第一锅饺子要供堂子。满人信萨满教,堂子就是供萨满神的地方。据说萨满神吃素,所以,第一锅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其实,供了也白供,这些饽饽,都被太监拿走做了大酱,卖给进宫办事的达官贵人了。第二锅是宫里的人自己吃。在西太后当家的年代,每年大年三十,她老人家都得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当然,说是亲自动手,但实际上还是太监和宫女代劳上面的人意思意思就行了。但是这锅饺子必须有四只得包一个小的金元宝进去。聪明伶俐的太监牢牢地把哪个包了金元宝的饺子记住,煮熟之后,捞起来奉给西太后。所以,每年吃饺子,西太后一张嘴,肯定会硌了牙不会硌狠了因为她心里有数。吃出金元宝,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大家一片贺喜。西太后老佛爷也觉得自己个儿就是有福气,就像《红楼梦》里,贾母打牌,总是能赢一样。她自己明不明白这是人家故意做出来的呢?知道,也不知道。不管知道还是不知道,反正这个头彩是该她拿,她也习惯了。

说也奇怪,1908年也就是她死的那年,老佛爷居然只吃到了三只金元宝,未免让她感到晦气。大清走到这个份上,气数要尽了,太监们也不大负责任了。一不留神,剩下那只元宝让隆裕皇后给无意中吃到了,她没敢声张,悄悄把管事的太监拉下来,塞给了他,太监又把元宝偷偷放进锅里,然后说,也许是饺子挣了,把元宝掉在锅里了。拿捞子一捞,果然捞出了元宝,老佛爷这才算好受了一点,一脑门子官司放下了。但是到了下一年年底,这个老太婆还是得了恶性痢疾,撑了两个多月,没撑住,挂了。

其实,这个老太婆挺有福气,但福气却不是做出来的元宝带来的,否则甲午年她吃出来元宝,中国还不是惨败。庚子年她也吃出来元宝,八国联军打进来,害得她仓皇出逃。吃出来元宝,什么都不当。那年月,宫里的人得了痢疾,一般都是吃鸦片,有时候管事,有时候不管事。管事不管事,吃多了,真的害了细菌性痢疾就是再吃别的药也不顶事了。那时候即使是西医,也没有抗生素,所以,74岁的老太婆,到了那个时候,死定了。只是,在她咽气之前,光绪皇帝却不明不白地暴毙。按照当年的情势看,多半是被这个心胸狭隘的老太婆给毒杀了。

不能死在她讨厌到极点的皇帝前面,这是她晚年最大的心愿。她一生最后的那个金元宝,只不过碰巧预兆了她的结局。人生自古难全,谁也免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10:03 , Processed in 0.05852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