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澜天

[文章诵读]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第二章: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盖楼连载20集·更新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北 发表于 2025-5-7 15:16
他还藏着掖着呢

对了,澜天,QQ上一下啊,我发了信息给你

看到了
我这两天录了试试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5

                          洋人入城

鸦片战争打完,中英签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然而,兴冲冲前来五口的洋人们,上岸之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陆续有好些进城的英国人,包括海军军官都遭遇流氓的黑手,起哄、戏弄、喧闹,进城的洋人,就像进城的乡下人一样,总是吃亏。

鸦片战争打完,中英签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英国人得意洋洋,觉得这下子中国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然而,兴冲冲前来五口的洋人们,上岸之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五口之中,上海仅仅是个小县城。对于进城不进城,洋人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驻在上海的兵备道,把黄浦江和苏州河一带的荒滩租给了洋人让他们自己解决居住问题。洋人很高兴地就答应了,道台大人还挺高兴一钱不值的荒滩居然可以收租金了还顺便把洋人打发得远远的。没想到,20年后这些荒滩反而成了上海最繁华的所在,寸土寸金。

但是,其他口岸可就有点麻烦,尤其是省城,比如广州和福州。按条约的英文版规定所有的五口,英国人都可以自由进去居住。即使按中文版,英国领事也可以进城。可是老外真的要进的时候,却进不去。中国的城市,有的城与市合一,有的城与市分开。城是政府所在地有城墙有守备而市则不是。城市合一,则市也就沾了城的光,在城墙里面了。如果城市像西方那样,主要是市民和市场之所在,那么洋人进来还是不进来,关系不大。但是,政府所在,有衙门,有官员。官员见到洋人,就感觉不安全,所以打心眼里不乐意让洋人进来。当然,皇帝也是这个意思。签条约时,为了尽快打发人家上路,没有细看,等到签完了,才回过味来。于是安了心,不想让洋人进城。道光皇帝的小九九是如果洋人进不了城,那么五口即使开了,也等于没开,他老人家依旧可以在紫禁城踏实地做梦。

1844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李太郭到福州上任居然被安置在城外的一间破房子里,像一个棚户。这位领事老爷,居然安之若素,待了三个月。其实,洋人并不喜欢进城居住,那时的中国城市没有上下水道,垃圾乱丢粪便则全靠农民进城运走。如果农民来得不及时,靠水的马桶就往水里一倒完事,脏、乱、差、臭,跟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相似。此时已经开始讲究卫生的欧洲人当然不乐意进来这就是为何这位领事老爷能在城外待这么长时间的缘故。但是进城是领事的使命,不进城,怎么跟中国的官府打交道呢?所以,当英国公使发现他的福州领事没进城时,就亲自出面,一定要李太郭进城,在福州城里于山上的白塔寺附近找间房子。

结果呢,福州士绅们马上应声而动,联名出面抗议。当时的闽浙总督刘韵珂和福建布政使徐继畲"民情不顺"为借口就给挡驾了。当然,洋人真的要进来鬼点子也是很多的,李太郭已经暗度陈仓,找了乌石山积翠寺的和尚,在积翠寺租下了房间。显然,福州的士绅,对阻拦洋人的官方意图,理解得不是那么透,活儿干得也比较糙。

刘韵珂和徐继畲两位,在当时的地方大员中,还算是明白人。面对既成事实找来条约文本看过觉得实在没法把住进来的洋人领事赶出去,只好忍了。但是,皇帝的旨意必须贯彻。刘韵珂就派人传谕各个商家,不许他们跟洋人做交易,同时派人暗中稽查,一旦发现有跟洋人交易者,严惩不贷。让你进来了,什么也干不成,白搭。与此同时,进城的洋人日子也不大安生了。领事馆的翻译巴夏礼,仗着自己中文不错,在城里走动,被一群人砖头瓦块伺候打成重伤。这个巴夏礼后来做了英国驻广州领事,蓄意借"亚罗号事件",挑起战争。当年,这个仇就结下了。不仅巴夏礼吃了亏陆续有好些进城的英国人包括海军军官,都遭遇流氓的黑手,不是被撕去了肩章,就是包被掠走。起哄、戏弄、喧闹,进城的洋人就像进城的乡下人一样,总是吃亏。告到官府里,一定说是地痞流氓生事,但拿不到人。

其实,欺负洋人的敌意,原本就是官方授予的。不仅福州如此,广州更严重。折腾了十几年,洋人领事,都进不了城。只要进城,就一定会有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出来拦截、打闹。那边换了多少任的公使,这边换了多少任的总督,都没办法。皇帝也换了,道光的儿子咸丰上台了,但还是那个旨意,不让洋人进城。闹到1856年,英国人加上法国人,用大炮轰开了广州城,抓走了总督叶名琛。这回进城了。不仅进城,而且把广州将军柏贵变成了他们的傀儡,吆喝来,吆喝去。还抓来苦力,为他们干活,个个都戴着官员的大帽子。

到了这个时候,在北京的咸丰皇帝,一声不响,他也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613) 鸡蛋(2)
发表于 2025-5-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北 发表于 2025-5-6 14:49
说说,你哪个长篇?

大概率说的是我的那个封神演义加西游记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25-5-9 15:08
大概率说的是我的那个封神演义加西游记

就是《天宫那些事》
我看了一点
有点神话志怪的
还有些幽默
你空了读几章来听听吧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613) 鸡蛋(2)
发表于 2025-5-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5-10 19:41
就是《天宫那些事》
我看了一点
有点神话志怪的

其实那大部分章节还只是框架,没有细致的人物刻画和行为描述,所以我一直想要重新修改;
但是当时是按照章回小说写的,标题和内容,包括叙事方式要改并不容易,
反正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思路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25-5-10 21:00
其实那大部分章节还只是框架,没有细致的人物刻画和行为描述,所以我一直想要重新修改;
但是当时是按照 ...

敢情那只是个提纲啊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官员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6

                  一山二虎的尴尬

在中国,哪怕明摆着的弊端,哪怕根本就不涉及政 治正确,真的要想除掉,也是千难万难。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因为传说老虎比较独特,有很强的地域感,不到交配季节,一般不跟别的老虎来往。一座不大的山头,如果同时存在两只老虎,肯定有一只是要离开的。当然,这个俗语说的是虎,点的其实是人。无论官府还是民间,强势的权人强人,跟老虎似的,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

正因为如此,多数朝代,安排地方官的时候,负责长官一般只有一个。即使像宋朝这种特别防范地方的朝代,每个地方,尽管都安排了好些监视主官的官员,但负责任的主官,也只能有一个。但是,元朝之后,有了行省之设,地方行政区划,块头儿特别大,也难怪皇帝不放心。但明代朱家的皇帝应付的办法,不是把行省拆了,恢复郡县,而是平行设置三个省级官员,让他们互相牵制,即布政使、按察使和兵马指挥使(到了清朝,也被称为藩司、臬司和提督),结果牵制是牵制了,但什么事儿都办不成。没办法,只好再派出中央的官员,凌驾于三司之上来协调。于是有了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挂着兵部和都察院的衔,官大一级,虽然名义上是中央派来的官儿,实际上却成了真正的省级首长。

清朝抄明朝的制度,抄得很认真。太认真了,就难免教条。总督和巡抚,一个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一个挂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两者只差半级,但干的都是同样的事儿。明末多事,一个地方,一省或者两省三省,往往因为军务紧急,既派了巡抚,又加派总督,强化管理,便于协调。满人不明就里,原封不动依样画葫芦,但又没有仗可打,有些节制两省或者三省的总督,跟巡抚一样,都成了地方的太平官儿。如果恰好跟巡抚同驻一城,麻烦也就来了。

清朝的两江总督,名义上节制江苏、江西和安徽三省,但人驻在江苏,也就是管江苏多些,好在江苏巡抚驻在苏州,所以,两下政务虽有重叠,但勉强还能分开,各管半个省就是。但是,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同驻广州,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同驻福州,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同驻武昌,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同驻昆明,陕甘总督和甘肃巡抚同驻兰州。督抚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管的都是同样的事儿,权力的行使哪里有不打架的道理。

在名义上,总督虽有节制巡抚之义,但是巡抚却非总督的下属,甚至总督对于巡抚,都不能像对藩司、司和提督那样,行使监察权。如果非要这么做的话,巡抚同样可以监察总督。两边都可以单独上奏,尽可以互相打小报告。当然,如果真的冲突起来,虽然一般来说,总督要比巡抚稍微强势一点,但是,如果巡抚后台硬,一样可以搞掉总督。更多的时候,是两败俱伤。说起来,前程要紧,有一方能忍,也就罢了,但是,事到临头,能忍的人还真的不多。

清朝是满人的天下,一般来说,如果督抚同城,其中有一个是满人,汉人都要让着点,否则,吃亏的可能性会很大。除非你抓住了对方切实的把柄,而且皇帝也在乎这种把柄。太平军初起时,进军湖北,当时湖广总督吴文榕就被满人的湖北巡抚崇纶挤对着,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放着坚城不守,出城应战,结果身死城破。后来胡林翼做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是满人官文。胡林翼为了跟官文搞好关系,笼络住了官文的爱妾。在爱妾的枕边风吹拂下,官文事事都听胡林翼的。反正,胡林翼老是能打胜仗,打了胜仗,头功都记在官文头上,他何乐不为。太平天国被灭了之后,所谓的中兴名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贪财好色、什么本事都没有的官文。

尽管官文排了首位,但当家的西太后心里知道,这个天下还是汉人替他们保下的。所以,后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做了湖北巡抚,就不大能容忍官文了。两下掐起来的结果,是两个人都去职了。曾国荃是真正的功臣,西太后非得给面子不可。

督抚同城掐架的问题,清季越到晚期,就越是严重。毕竟,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样的强势总督,并没有那么多,督抚每每势均力敌。所以戊戌维新,行政改革第一刀,就把督抚同城的巡抚给砍掉了。然而,刚砍了几天,维新失败,西太后尽废新政。结果,督抚同城又给恢复了,让他们接着掐。

在中国,哪怕明摆着的弊端,哪怕根本就不涉及政 治正确,真的要想除掉,也是千难万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613) 鸡蛋(2)
发表于 2025-5-1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5-12 19:32
敢情那只是个提纲啊

有部分是实写,有部分只是一带而过,偏偏每个人物都可独自立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8) 鸡蛋(0)
发表于 2025-5-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叁叁佩服的紧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102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25-5-12 21:49
有部分是实写,有部分只是一带而过,偏偏每个人物都可独自立传

挺牛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9 03:16 , Processed in 0.064830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